
吃在地 吃故事 吃感情 - 隘寮故事講你知
愛聊185回家的道路
「屏東」對於居住在北台灣的人來說,是個相當遙遠的國度,在我的家鄉有一條美麗的公路,沿著大武山腳蜿蜒,北大武山特別的巍峨高聳,故有「南台灣屏障」之稱,海拔超過3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名列在台灣百岳之中,同時也是台灣五嶽之一,氣勢磅礡,白雲纏繞的青山之上,濃密的綠蔭行道樹,兩旁筆直挺立著,風搖曳著,隨之落葉飛梭,我的家鄉「隘寮」成了過客的秘境夢幻美地!
起源
早期漢人在沿山一帶拓墾時,遭遇原住民的抗拒,為了防止原住民的攻擊,村民招募「隘勇」防守。「隘勇」就是指壯丁,「隘寮」是指隘勇防衛時所搭建避風雨的屋舍, 一旦發現原住民蹤跡,立即發出警訊,好讓大家有所防備,以有效維護地方的安寧。
有溪嘸橋 • 過水隘寮
「隘寮」是在說明老祖宗早期開拓的景象,有豐富的歷史、水文、農村的珍貴資產,在老祖宗的時代面臨洪水氾濫,外族的攻擊,卻不曾離開這一片所愛的土地,反而無懼挑戰的堅韌,傳承至今能在性格上完全表態,同時也將老傳統的手藝和生活智慧,融入與土地共存共榮的「無橋過水」的精神價值,正是先民留給隘寮子弟,最珍貴的文化資產。
歡迎您來
隘寮社區位於屏北內埔鄉境內,聚落集中於185縣道與187縣道相會處,緊鄰瑪家鄉涼山部落,西倚瑪家鄉三和部落,位處瑪家鄉與三地門鄉的咽喉之處;村內人口以閩南人為主,少數客家人與遷徙移居的原住民等。隘寮社區內廟宇文化豐富,在廟會節慶時節,有許多的民俗劇團、獅陣、大鼓陣...等演出,熱鬧非凡;而漫步在隘寮社區隨風洋溢不容錯過的除了濃濃的米苔目香外,還飄散著蓮霧和芒果的清香♥
在假日的下午時分,讓我們悠然走進勝利門、穿過隧道,一同探索樸實又豐饒的隘寮社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