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5沿山秘境勝利遊&鐵馬行
隘寮靶場
土地公廟的由來
隘寮靶場是海軍陸戰隊新訓中心必經之地,於結訓之前都必須要接受打靶的訓練才行。隘寮靶場是許多青年們中學打靶懷念的地方。
當時這裡只是一塊山坡地,還未建置靶場,以前的村民養的牛隻都趕到這山坡地來放牧,有時天黑了還有一些牛兒不回家,失蹤了,村民只要到一旁的石頭拜一拜,請求石頭公將牛隻帶回來,石頭公真的就會在隔天就把牛隻帶回來,村民們漸漸將這棵石頭當成是這塊土地上的守護神,後來靶場建置完後,一位潮州來的官兵發覺到這顆石頭是非常有靈性的,此為祂蓋了一座廟宇,打造一座金身讓石頭公搖身變成靶場土地公,成為阿兵哥的守護神村民的信仰,每月初一十五都會有長輩上來供奉祂。

勝利門紀念建築穿越時空
民國43~44年間,國防部整地建設為海軍陸戰隊及各軍種之靶場(以海軍陸戰隊為主)。隘寮營區之地理位置堅固,不僅有難以攻陷的的天然屏障,後更有高聳的山丘,前有易攻之平坦山障。先總統蔣中正撤台後,勵精圖治,一心想反攻復國,對於海軍陸戰隊之期許更是倍盼有加,有了海軍陸戰隊做依持,對於整軍備戰有著高度的信心。因此,在其門寫著「勝利門」
勝利門隧道全長140公尺、高不到5公尺,是早期隘寮到涼山瀑布的古道秘境。也是涼山部落原住民通行的唯一道路,82年因沿山公路瑪家段涼山隧道開通後,目前只剩下前往隘寮營區的軍人使用。隧道秘境也是超好拍景點,廢墟般神祕氛圍,彷彿穿越了時光。勝利門另一頭使用枕木打造小公園供旅人休憩、拍照。附近純樸村落社區還保有許多古色古香的建築,非常適合單車半日遊來探索古道秘境、時光隧道巡禮。
105年透過農再計畫結合社區據點學員、志工及隘寮國小師生,採用馬賽克教學,共同創作壁畫;除了參與創作壁畫完成之外,與社區志工居民及軍中弟兄之間,達到了學校及社區、軍民互動的融洽效果;並且具有藝術教育之教學成果,小朋友透過作品及創作,對於自己曾經親手創作過的馬賽克壁畫,會更加愛惜並且珍惜屬於自己的社區,這份珍貴的藝術與家鄉情感,會陪伴他們的成長歷程,直到長大之後,而這也是透過馬賽克壁畫的參與,成為社區營造的效益之一。

涼山特勤隊
榮耀之光
傳說中住著一群鬼的地方,勝利門是涼山特勤隊儲訓隊員,在經過六到九個月的儲備訓練完成後,所進行的期末鑑測為期三天兩夜極為艱難的綜合考驗,而勝利門是在進入涼山特勤營區前的最後一道關卡,經過儲訓隊員,需依照測驗教官指示及命令,以各種姿勢經過勝利門,其姿勢既有,匍匐前進,嬰兒爬,海狗爬,虎爬,前後滾及左右側滾姿勢,前進至涼山營區門口,過程中,更有震撼彈及煙霧彈來增強儲訓隊員身心意志。
受訓之學員在通過考核後,才能進入下一階段的專長訓,包括到高雄左營和屏東恆春進行水域滲透訓練、台中谷關特戰中心受山地叢林特攻作戰訓練、特戰狙擊手訓練,以及前往武嶺接受雪訓和3000公尺高山的高寒地訓練,整體三棲特戰訓期長達3年,最後在結訓時並要能夠通過與「海龍蛙兵」、「兩棲蛙人」一同模擬滲透敵軍基地,進行「天威測考」,之後才能成為合格的「涼山特勤隊」隊員。
在完訓後也沒有鬆懈空間,需在屏東涼山基地進行小組攻堅戰鬥、模擬敵後滲透作戰,每年還進行為期17天的野外求生訓練,要能在缺乏補給下,背負超過20公斤裝備,進行300公里的山隘行軍。

老孫牛肉麵
古早好味道
位於隘寮營區-勝利門隧道口及禮納里山腳下交叉入口處,孫伯伯雖然已經90幾歲了,但是中氣十足,退伍後就在這裡認識了阿雪(孫媽媽),從此就定居在這裡賣著牛肉麵,並拉拔照顧阿雪一家大小,該家牛肉麵不僅道地,孫伯伯跟阿雪帶人更是熱情(報紙訪問過),牆上掛滿了過去同袍宇曾待過隘寮靶場營區官兵弟兄送給他的紀念照,令人意外的是他並不是隘寮靶場服役的,卻像是營區老大個的一樣照顧著英雄進去弟兄一帶就是10年的光陰,是社區裡族群融合最佳的寫照,雖然在山腳下不起眼,但生意可好著呢!